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
普通会员

北京艾凯德特咨询有限公司

市场调查报告 行业分析报告 企业透视 行业分析 数据中心

新闻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新闻中心
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5-10-26        浏览次数:44        返回列表
【报告名称】 2015-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分析及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出版日期】 2015年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  格】 纸介版: 7200元 电子版: 7200元 纸介版+电子版: 7500元

    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大学,后来历经发展,主要是英国、德国、美国的大学的不断转型,形成了高等教育的三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学科门类基本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有三种: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注:以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定义)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022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为108.36万人和340.87万人;全国招收研究生7.25万人,其中博士学位招生1.50万人、硕士学位招生5.73万人、研究生班研究生200余人,在学研究生达到19.89万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962所,招生 100.14万人,毕业82.57万人,在校学生282.22万人。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包括成人高等学校)为623.10万人。
    2010年,中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723所;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7个,其中高等学校481个,科研机构316个。从资产规模来看,高校固定资产具备形态多样、种类繁多、数量大、价值高的特点,并且投资于各种形态固定资产的资金将会越来越庞大。
    从师资情况来看,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15.66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34.31万人,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3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7.71万人,其中专任教师4.59万人,详见前瞻《中国高等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内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之间的竞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竞争,同时随着留学热高涨,国内高等教育业面还临着国外高等教育的竞争。为此,教育部不断加强和促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如《珠三角规划纲要》中明文表述“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放宽与境外机构合作办学权”。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高等教育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北京、广东省等重点区域已经率先发展高校校办产业,加强校企合作,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等院校利用自身优势创办科技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涌现了不少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这些响当当的高校校办企业品牌。
    发展方向:
    2015年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一年。从2015年开始,实施教育规划纲要进入第二个五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进入全面攻坚阶段。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规定,2020年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是民生之首,如果教育不能按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就会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中,教育现代化之所以要走在前面,是因为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如果教育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就会影响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从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国家大局,深刻理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经过新中国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五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明显加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与国际教育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要求相比,我国教育还存在明显的短板。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适应社会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教育体制机制不尽完善,学校办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特别是我们的教育管理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着力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进入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94年7月, 国务院颁发《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科学技术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实施“211”工程,面向21世纪, 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1998年8月,全国人大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应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突出强调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办学自主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制定颁布的第一部高等教育法,它全面肯定了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在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共识。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要求的不断高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念正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并转化为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精英阶层的传统正在成为历史。可以说,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曲折之后,终于有了明确的、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同步的理念、目标与方向。
    高等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研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截至2012年4月24日,全国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共计2138所,其中独立设置民办普通高校403所;全国成人高校共计348所,其中民办成人高校1所。此外,中国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巨大。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部分 高等教育产业环境透视
第一章 高等教育行业发展综述 
第一节 高等教育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高等教育定义 
二、高等教育分类 
三、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高等教育行业特征 
一、几种高等学历教育方式对比 
二、教学理念 
三、课程综合 
四、发展历程 
五、学历认证
 
第二章 高等教育行业市场环境及影响分析(PEST) 
第一节 高等教育行业政治法律环境(P) 
一、行业管理体制分析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5、《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 
三、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四、政策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E) 
一、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GDP运行情况 
2、财政收入分析 
3、居民收入分析 
4、中国CPI波动情况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S) 
一、高等教育产业社会环境 
1、中国人口规模 
2、中国人口就业情况 
3、卫生和社会服务 
4、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5、中国城市化进程 
6、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T) 
一、高等教育技术分析 
1、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变革 
2、现代信息革命引起的教材变革 
3、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学环境变革 
4、现代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方式变革 
二、高等教育技术发展水平 
1.探索式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法和任务式教学法相结合 
3.合作学习教学法 
三、技术环境对行业的影响 
1、信息技术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2、信息技术对教育内容的影响 
3、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4、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十大影响

略........ 详细目录请登录“艾凯行业网(http://www.icanir.com)”查询